网站标志
蔓荆子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5-03-15 23:54:51    文字:【】【】【
摘要: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胃、膀胱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蔓荆子 辛苦微寒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膀胱肝胃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
 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微信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胃、膀胱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食疗药膳:

蔓荆子酒

配方:蔓荆子200克,醇酒500克。

蔓荆子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头昏头痛及偏头痛。

用法:每次徐饮10-15毫升,每日3次。

提神醒脑,明目利耳的蔓荆子枕头

规格:70*45,填充物:蔓荆子100%, 面料:100%棉布。

保健原理: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使用注意:

1、长期坚持每晚枕用,保健效果更佳。

2、枕巾和枕套要常洗,晒,换。

3、枕心不可洗不可暴晒,可晾干。


性味

苦辛,凉。性微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苦,辛。"


归经

入肝、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太阳经药。"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炮制

炒蔓荆子:筛净灰屑,除去残存萼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略喷清水,放凉。

《雷公炮炙论》:"凡使蔓荆子,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时后蒸,从巳至未,出,晒干用。"


注意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②《医学启源》:"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

③《本草经疏》:"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

④《本草汇言》:"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


附方:

①治头风:蔓荆子二升(末),酒一斗。绢袋盛.浸七宿,温服三合,日三。(《千金方》)


②治风寒侵目,肿痛出泪,涩胀羞明:蔓荆子三钱,荆芥、白蒺藜各二钱,柴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③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黄芪、人参各一两,炙甘草八钱,蔓荆子二钱半,黄柏三钱(酒拌炒四遍),白芍药三钱。上嚼咀,每服三、五钱,水煎。(《兰室秘藏》蔓荆子汤)

相关论述

①《本草纲目》:“蔓荆实,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 

②《本草经巯》:“蔓荆实,神农味苦,微寒,无毒;《别录》加辛平温。”察其功用,应是苦温辛散之性,而寒则甚少也。气清味薄,浮而升,阳也。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风头痛、脑鸣、目泪出者,盖以六淫之邪,风则伤筋,寒则伤骨,而为寒热,甚则或成湿痹,或为拘挛;又足太阳之脉,夹脊循项而络于脑,目为厥阴开窍之位,邪伤二经,则头痛、脑鸣、目泪出。此药味辛气温,入二脏而散风寒之邪,则诸证悉除矣。邪去则九窍自通,痹散则光泽脂致。其主坚齿者,齿虽属肾,而床属阳明,阳明客风热,则上攻牙齿,为动摇肿痛,散阳明之风热,则齿自坚矣。去白虫、长虫者,假其苦辛之味耳。

③《本草汇言》:“蔓荆子,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前古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其辛温轻散,浮而上行,故所主头面虚风诸证。推其通九窍,利关节而言,故后世治湿痹拘挛,寒疝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奏效,又不拘于头面上部也。”

④《本草新编》:“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风。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祛风止痛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头晕,常与菊花、薄荷等同用,头痛头风常与白蒺藜、川芎、钩藤等同用。 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蔓荆子用于风热引起的头痛,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

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本品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配菊花、蝉蜕、龙胆草等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党参、白芍等同用,还可用治清阳不升,目生翳障,耳鸣耳聋等症,如益气聪明汤。 

3、治疗慢性气管炎: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显效率为52%左右。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高。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剂型及用法:一1:2糖浆剂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二注射剂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药2克)。三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每日总量相当生药25克);部分病例同时并用注射剂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钱,冲泡后分3次服)。初步观察,各种剂型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副作用:无严重副作用,仅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口干、腹泻、面部轻度浮肿等反应,个别出现皮疹;一般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药理作用

1. 降血压作用 蔓荆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降压作用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实验证明: 单叶蔓荆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压的作用, 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氯异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对抗, 被毒扁豆碱增强, 甜菜甙元(Betanidine)稍加强之, 但不受心得安或赛庚啶(Cyproheptadine)的影响。

2. 镇痛、抗炎作用 单叶蔓荆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亦能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及大鼠角叉菜胶炎症疼痛的痛阈;给小鼠灌胃,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其他作用 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 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蔓荆子的祛痰作用优于牡荆油;亦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和增强小鼠体质的作用。

化学成分

单叶蔓荆 果实和叶含挥发油,及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果实中含牡荆子黄酮(vitexicarpin),即紫花牡荆素(casticin)。 2.蔓荆 果实含少量(0.01%)蔓荆子碱(viTCMLIBicin)。及含2.60%的脂肪油,主要成分是肉豆营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aid),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以及0.90%的不皂化物系少量的石蜡(paraffin),γ-生育酚(γ-tocoph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另含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 benzoic acid),对-茴香酸(p-anisic acid)及香草醛(vanillin)。蔓荆叶挥发油含α-和β-蒎烯(pinene),苯酚(phenol)1,8-桉叶素(1,8-cineole)及α-萜醇(α-terpineol)。

在微信公众号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本文关键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 ,蔓荆,白背风,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草,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蔓,荆实,蔓青籽,蔓荆子,蔓荆籽,炒蔓荆子,白背草


浏览 (371) | 评论 ()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联系我们

    石家庄易林汇商贸有限公司(中医验方)
    电      话:0311-85271120
    传      真:0311-85271130
    手      机:15531139559
    在线客服:    
    公司地址:石家庄市太和大厦2526房间

脚注信息
Copyright @ 2016-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验方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05065号
联系人:杜经理 QQ: 手机:15531139559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