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莶草 | 苦、辛,寒 |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 肝肾 |
1、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
2、用于疮痈肿毒,湿疹瘙痒 |
3、降血压 |
公益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豨莶草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稀莶、腺梗稀莶或少毛稀莶的干燥全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肾经。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关节,通筋活络,镇静安神。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神经衰弱,疮疖肿毒,高血压。本品善化湿热、除风痒,为湿热疮疡及皮肤风疹、湿毒瘙痒的要药。酒制后其性由苦转为甘温,于祛风逐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效,故可用于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证。
性味
辛、苦,寒。
归经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关节,通筋活络,镇静安神。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神经衰弱,疮疖肿毒,高血压。本品善化湿热、除风痒,为湿热疮疡及皮肤风疹、湿毒瘙痒的要药。酒制后其性由苦转为甘温,于祛风逐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效,故可用于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证。
用法用量
内服:9~12克,入煎剂,捣汁,或入丸散。
外用:鲜品捣敷,或水煎熏洗;干品研末撒。
炮制
豨莶草: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酒豨莶草:取净豨莶草段,照酒蒸法蒸透。每100kg豨莶草,用黄酒20kg。
附方:
1、鼻出血:鲜豨莶草20~60g(干品10~30g,以鲜品为佳),洗净,切细,水煎服,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3~4次,连服2~4日。服药次日鼻出血大减,连服3日,血已全止,至今未见复发。
2、颈腰椎骨质增生综合征:豨莶草、肉苁蓉、熟地黄各30g,威灵仙、鸡血藤、枸杞子各20g,透骨草、狗脊、骨碎补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6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128例患者,经用药3个疗程后,治愈33例,显效36例,有效54例,无效5例。
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症:豨莶草20g,牛膝、麻黄各10g,黄隹、丹参各30g,狗脊、杜仲、枸杞子、地龙各15g,全蝎4g,细辛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以自拟豨黄地全汤共治疗63例患者,经用药3个疗程后,痊愈9例,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8例。
4、夜盲症:将豨莶草适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末3g,蒸猪肝15g,每日服1次。蒸猪肝时勿放油盐,待服时放少量酱油调味即可。用鸡肝疗效则更好。共治疗20余例患者,获效显著。一般轻症服药3次,重症服药7次即获痊愈。
5、疟疾:干豨莶草30~45g,每日2次煎服,连服2~3日,小儿递减。共治疗63例患者,症状控制55例(当日控制23例,隔日控制24例,第三日控制8例),无效8例。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豨莶草500g,以蜜、米酒或陈醋各30g层层喷洒,蒸透晒干,如是9次,研末,再用蜜600g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g,早晚以米汤或稀饭送下。王达一共治疗28例患者,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
7、非淋菌性前列腺炎:豨莶草30g,荔枝草20g,红花、川牛膝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再煎后滤汁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治疗期间忌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卢子杰共治疗68例患者,经2~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6.8%。
8、治慢性肾炎:豨莶草30克,地耳草15克。水煎冲红糖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神经衰弱:豨莶草、丹参各15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10、风疹、湿疹:组成:稀签草37.5克 千里光37.5克 虎杖37.5克
用法:加入水煎外洗患处。
11、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配方:豨莶草合茵陈蒿汤同用。
12、黄疸型肝炎:组成:豨莶草18.8克 茵陈18.8克 咸丰草11.3克 栀子根11.3克 六角英18.8克.用法:水煎服。
13、恶疮、痈肿、疔毒、跌打损伤:组成:鲜豨莶草18.8克 红糖18.8克
用法: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敷3日。
备注:此方有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肉之功效,亦治金疮。
14、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组成:豨莶草93.8克 当归30.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有特效。
15、风湿性关节炎、脚痛、痛不定处:组成:豨莶草11.3克 红刺葱18.8克 一条根18.8克 蔡鼻草头18.8克 榕树须根11.3克 红骨鸡屎藤15.0克 白龙船花头18.8克 风不动11.3克 红骨骨消15.0克 苦蓝盘11.3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加猪脚1节,炖烂,分2次服。
16、中风后遗症、手脚麻木:组成:豨莶草20.0克 五加皮12.0克 防风12.0克 川红花4.0克 含羞草15.0克,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若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
17、治高血压:豨莶草、臭梧桐、夏枯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18、治高血压方二:稀莶草、夏枯草、桑寄生各25克,菊花、龙胆草各6克,水煎去渣,温水送服。
19、治肠风下血:豨莶草,酒蒸为末,炼蜜丸。每服4克,白汤下。(《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
20、治风热上攻,牙齿疼痛:豨莶草,霜后收之,晒干为粗末。每用9克,以滚汤泡,任意漱之,醋煎尤妙。(《古今医统》)
21、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豨莶草30克,山栀子9克,车前草、广金钱草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注意事项:
病人四肢麻痹、骨问痛、腰膝无力,由于脾肾两亏、阴血不足,不因风湿所致者,不宜服用。
相关配伍:
1、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常与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病症尤为适宜。
2、用于风湿痹痛即风湿性关节炎,本品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之效,常与当归、五加皮、海风藤等同用,也可以本品一味为末,酒蒸制后炼蜜丸服。
3、用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用本品通经络、调气血,常与黄芪、当归、地龙等同用。
4、化湿热,除风痒:用于皮肤风疹、湿疮瘙痒,可与白鲜皮、苍耳子等同用。
5、疗疟疾:用于疟疾,以本品30克,水煎分2次服。
6、配海桐皮:海桐皮苦辛平,入血分,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偏于走上;豨莶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降压。两药配伍应用,功能祛风除湿,通利血脉,降低血压,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骨节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或小儿麻痹后遗症。
7、配威灵仙:两药皆能祛风湿止痛。稀莶草善利筋骨,威灵仙善于通络,两药相须为用,功效更著,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
8、神经衰弱、失眠:用法:豨莶草配钩藤、苍耳子等同用。
9、疮痈:用法:豨莶草配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降压及舒张血管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豨莶草煎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梗豨莶草醇提取物1.7克(生药) /千克剂量时,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豨莶草溶液0.6克/毫升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血流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与丹参注射液0.3克/毫升相当。
化学成分
含豨莶四醇(pimar-8(14)-ene-6β-kauran-19-oic acid),尚含生物碱、苦味质。
茎主含豨莶苷、豨莶苷元以及豨莶萜内酯、豨莶萜醛内酯等,腺梗豨莶全草含腺梗豨莶苷、腺梗豨莶醇、腺梗豨莶酸、谷甾醇及胡萝卜苷等,毛梗豨莶全草含豨莶精醇、豨莶苷、豨莶新苷等。
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本文关键词:豨莶草,茎略四棱,稀莶草,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粘金强子,粘为扎,珠草,棉苍,狼火莶,猪膏草,虎膏,狗膏,大叶草,虾钳草,豨莶,酒豨莶草,腺梗稀莶,少毛稀莶,瘙痒,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