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 | 辛温 |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 肺脾胃 |
1、用于湿滞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
2、用于呕吐 |
公益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肺、 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宽中暖胃。主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白豆蔻温中止呕,用于各种呕吐,尤以证属寒者为宜。还可用于脾胃气隔,不能进食,食入即吐者。此外,能温中散寒,止胃寒呃逆,与丁香研末服。若以桃仁煎汤送服,则可治疗产后呃逆。
白豆蔻的功效与作用不止药用配方,白豆蔻的食用方法也是其发挥功效与作用的最好方式之一。很多血液病及慢性病患者,总想吃各种补药,但吃不了多久,就会出现腹胀、吃饭不香等表现。这是由于吃的补药太滋腻,碍住脾胃了。遇到这种情况,用点白豆蔻化化湿、行行气,胃口自然打开。白豆蔻可做成藿香煨姜粥,适用于寒湿或者风寒型泄泻;白豆蔻牛奶可滋补气血,消食行气;田鸡白豆蔻粥中的白豆蔻用作调味,可温中化湿,行气止泻,比较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等寒湿积滞者。但因白豆蔻辛香温燥,故阴虚血燥者禁用。
食疗药膳:
1、藿香煨姜粥:
藿香,煨姜各6g,防风,白豆蔻各3g,粳米100g。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100g,加适量的水,煮为粥,加入药汁,稍煮为稀粥。趁热服粥,以出微汗为好。比较适用于寒湿或者风寒型泄泻。
2、白豆蔻牛奶:
白豆蔻粉10g,牛奶250ml,冰糖15g。牛奶用中火煮到近沸腾,但是不可沸腾。加入白豆蔻粉,用小火煮3分钟,边煮边搅拌。最后加入冰糖,关火,搅至冰糖溶化就可以饮用。每天饮用四回,每回60ml。滋补气血,消食行气。
3、田鸡豆蔻粥:
白豆蔻6g,大蒜30g,田鸡两只,粳米60g。田鸡去爪和内脏,切块;大蒜洗干净,切粒;白豆蔻,粳米洗干净;将田鸡,粳米放进锅里,加清水适量的,旺火煮沸后,稳火煮60分钟,再放进大蒜,豆蔻,稍微煮一会,调味即可。温中化湿,行气止泻。比较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属寒湿积滞者。
4、豆蔻馒头:
白豆蔻粉15g,酵母30g,高筋面粉500g,低筋面粉500g,砂糖50g。酵母和水混合至酵母完全溶解;加入砂糖,搅拌至砂糖完全溶解;将高筋面粉,低筋面粉徐徐倒进,搅拌成为面团,再移到案板,来回搓揉成面团,至表面光滑就可以;面团放到钢盆中,盖上盖子。烤箱开300度,预热2分钟,关电后再将面团放进烤箱发至少一个小时;再将面团加入白豆蔻粉再搓揉几下,把气泡压出来。把面团分割成小块,每个约50g;用中火蒸10至15分钟就可以起锅。可治食欲不佳,呕吐恶心,脾胃气滞,脘肚胀痛。
5、砂仁豆蔻橘皮饮:
砂仁2g,白豆蔻2g,橘皮10g。先把白豆蔻,橘皮分别拣杂,洗干净,然后再晒干或者烘干,白豆蔻敲碎,橘皮切成丝或者切碎,同放到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煎20分钟,加入洗干净的砂仁,再煎2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到容器,即可。砂仁可拿出,待用。醒脾开胃,行气启膈。比较适用于食管癌病人胸脘闷胀,厌食,或轻度梗阻等。
6、豆蔻薏仁鸡
用料白豆蔻、薏仁各6克,乌鸡1只,调味料适量。
做法
1、薏仁烧存性,与豆蔻同研末。
2、乌鸡洗净,去肚杂。
3、将药末置入鸡腹内,封口。
4、将乌鸡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即成。食时可适当调味。
功效
补精气,健脾胃,祛湿。用于健脾补气,开胃止泻。
性味
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归经
入肺、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宽中暖胃。主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①《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②《本草图经》:"主胃冷。"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④杨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⑤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⑥《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⑦《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5~2钱;或入丸、散。
注意
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②《本草汇言》:"凡喘嗽呕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疟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阴阳两虚者;目中赤脉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风,而因于久眼血虚血热者,皆不可犯。"
③《本草备要》:"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④《本经逢原》:"忌见火。"
附方
1、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为末,酒送下。(《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
2、治胃气冷,吃饭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随身备急方》)
3、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上六味,杵为末,每服-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博济方》白豆蔻散)
4、治气膈脾胃,全不进食:白豆蔻仁、缩砂各二两,陈米一升(淘洗,略燕过,铫内炒),丁香半两(不见火)。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米饮下。(《魏氏家藏方》太仓丸)
5、治妊娠呕吐:白豆蔻一钱,竹茹三钱,大枣三枚,鲜姜一钱。将生姜捣碎取汁,前三药煎取一茶杯(约50~60毫升)过滤,冲姜汁服。(《武汉医药卫生》(3):288,1959)
6、治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世医得效方》)
7、治呕吐哕:白蔻、藿香、半夏、陈皮、生姜。水煎服。(《沈氏尊生书》白豆蔻汤)
8、治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乾坤生意》)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白豆蔻,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东垣用以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散滞之功也。
2.《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待诸药煎好,乘沸点服尤妙。
3.《玉楸药解》:白豆蔻,清降肺胃,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哕.嚼之辛凉,清肃肺腑,郁烦应时开爽。古方谓其大热,甚不然也。
4.《医林纂要》:白豆蔻,辛热,温养命火,达中州而上浮膻中,泻肺散寒润澡。燥,清冷也。……辛润能泻清燥之邪,故主治寒疟,破滞解酒,止吐逆,和膻中,兼能温脾胃,化食,去冷积。
5.《本草求真》:白豆蔻,本与缩砂密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目眦红筋等症悉除,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
6.《本草求原》:按白豆蔻能和寒热之气,故升阳剂中,降收剂中,与寒热互用之剂,皆可用之。佐入血药又能通润二肠,使气行血自润,不论血寒血热,俱可于寒热方中少佐之,以行其升降。故海藏谓其理脾胃元气,补肺气,收脱气。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该品100%壳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该品所含的4-松油醇对Bacillcus thurin giensis体外有抑菌作用。
2.平喘作用:该品所含的α-萜品醇,平喘作用较强,对豚鼠气管平滑肌0.05ml/kg剂量时,作用强于艾叶油。4-松油醇亦有显着的平喘作用。
3.具芳香健胃、驱风作用:豆蔻油很不稳定,即使储藏很好,也常易丧失其特有之香味,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种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驱除肠内积气,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4.抑制作用:白豆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于1%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
5.其他作用:其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的作用。
化学成分
白豆蔻,种子含挥发油,其成分含量遍的为1,8-桉叶素(1,8-cineole)达66.81%,相对较高的有β-蒎烯(β-pinene)10.93%,α-蒎烯(α-pinene)3.71%,丁香烯(caryophellene)3.01%,龙脑乙酸酯(bornyl acetate)2.04%,α-松油醇(α-terpineol)2.03%,芳樟醇(inalool)1.39%,此外还含有4-松油烯醇(terpinene-4-ol),香橙烯(aromadendrene),γ-广藿香烯(γ-patchoulene),α-榄香烯(α-elemene),γ-荜澄茄油烯(γ-cubebene),水化梨松烯(sabinene hydrate),橙花步醇(nerolidol),甜没药烯(bisabolene),樟烯(camphenen)及葛缕酮(carvone)等。叶含挥发油,其成分含量最高的为1,8-桉叶油素(59.91%),其次为α-松油醇(10.69%),此外还有柠檬烯(limonene),β-蒎烯,樟烯,对-聚伞花素(p-cymene)等。
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本文关键词:多骨,壳蔻,白蔻,百叩,叩仁,白豆蔻,圆豆蔻,扣米,产后呃逆,妊娠呕吐,害喜,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