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 辛苦温 | 行气,调中,止痛 | 脾胃大肠胆 |
1、脾胃气滞诸证 |
2、大肠气滞,泻下后重 |
3、肝胆气滞证 |
微信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三焦经。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中寒气滞,寒疝,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食疗药膳
木香粥
·组成:木香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木香择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 效:行气止痛。
·适 应 症: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肠鸣泄泻,下痢腹痛,里急后重等。
陈皮木香烧肉
·材料:瘦猪肉200看额,木香3克,陈皮3克,盐,油
·做法:木香、陈皮焙干,研成粉末,猪瘦肉洗净后切片,锅加油,烧至七成热时倒入肉片,翻炒一会儿,倒入适量清水,煮沸,待猪肉快速时放入陈皮、木香末,调匀加盐即可。
·功效:解郁止痛,疏肝理气,健脾消食。
五香鸡血汤
·把小茴香、木香、肉桂、白豆蔻、山楂放入锅内;
·加入清水适量,熬煮3分钟,捞去渣;
·把鸡血划成小块放入锅内,煮熟;
·加入精盐、色拉油、葱末、姜末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消食,补肾养血。
性味
味辛;苦;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
归脾;胃、大肠、三焦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
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中寒气滞,寒疝,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4.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
5.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 )
相关配伍
1、《经验方》反胃转食:地龙粪一两,木香三钱,大黄七钱。为末。每服五钱,无根水调服。忌煎爆酒醋椒姜热物。一、二服,其效如神。
2、《圣济录》:肾脏气发攻心,面黑欲死,及诸气奔豚喘急。铅二两,石亭脂二两,丁香一两,木香一两,麝香一钱。先化铅炒干,入亭脂急炒,焰起以醋喷之,倾入地坑内覆住,待冷取研,粟饭丸芡子大。每用二丸,热酒化服,取汗或下或通气即愈。如大便不通,再用一丸,入玄明粉五分服。
3、《杨仁斋直指方》慢脾惊风,利痰奇效:用开元通宝钱背后上下有两月痕者,其色淡黑,颇小。以一个放铁匙上,炭火烧四围上下,各出珠子,取出候冷,倾入盏中,作一服,以南木香汤送下,或人参汤亦可。钱虽利痰,非胃家所好,须以木香佐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9克;入丸散剂减半。
炮制方法
1、木香:除去杂质,洗净,闷透,切厚片,干燥。
2、煨木香: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片,间隔平铺数层,置炉火旁或烘干室内,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
用药禁忌:
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附方
1.治一切气不和 走注痛:木香 温水磨浓 热酒调下。(《简便单方》)
2.治内钓腹痛:木香、乳香、没药各五分.水煎服之。(《阮氏小儿方》)
3.治一切气 攻刺腹胁胀满 大便不利:木香150克 枳壳100克(麸炒微黄 去瓤) 川大黄200g(锉碎 微炒) 牵牛子200g(微炒)诃黎勒皮150g.上药捣罗为末 炼蜜和捣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食前以生姜汤下三十丸。(《圣惠方》木香丸)
4.治中气不省人事 闭目不语 如中风状:用广木香为末 冬瓜子煎汤 灌下10g.有痰盛者 加竹沥、姜汁。(《本草汇言》引《霍道生家宝方》)
5.治痃气胃冷 不入饮食:木香、蜀椒(去闭口及目 炒令汗出) 干姜(炮裂)各50g.上三味捣罗为末 熔蜡和丸 梧桐子大 空心温酒下七丸。(《圣济总录》木香丸)
6.治宿食腹胀 快气宽中:木香、牵牛子(炒)、槟榔等分.为末 滴水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食后生姜、萝卜汤下。(《卫生易简方》)
7.治宿食腹胀,快气宽中:取等份牵牛子、槟榔、木香,一起研末,滴水制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30丸,用萝卜汤或者姜汤送服。
8.补肾兴阳:取蛤蚧二枚,虾米一斤,蜀椒、茴香各四两,以青盐化酒炙炒,以木香粗末一两和匀,趁热收瓶中密封,每次服用一匙,空腹盐酒服嚼下,能受到很好的效果。
9.治十指疼痛:十指感到麻木不仁者,生附子去皮脐、木香等份,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10.治闭目不语,如中风:木香研末,冬瓜子煎汤,灌下二钱,有痰盛者,加竹沥、姜汁水煎。
各家论述
1.《药类法象》:木香,除肺中滞气,若治中下焦结滞,须用槟榔为使。
2.《汤液本草》:木香,《本经》云,主气劣气不足,补也;通壅气导一切气,破也;安胎健脾胃,补也;除痃癖块,破也。与本条补破不同何也?易老以为破气之剂,不言补也。
3.朱震亨:调气用木香。其味辛,气能上升,如气郁不达者宜之。若阴火冲上者,则反助火邪,当用黄柏、知母,而少以木香佐之。
4.《本草会编》:木香,与补药为佐则补,与泄药为君则泄也。
5.《纲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6.《本草汇言》:广木香,《本草》言治气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肺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管统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然性味香燥而猛,如肺虚有热者,血枯脉躁者,阴虚火冲者,心胃痛属火者,元气虚脱者,诸病有伏热者,慎勿轻犯。
7.《药品化义》:木香,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以此治痞闷嗳气,水肿腹胀,痢疾脚气,皆调滞散气之功。但辛香属阳,阳则升浮,如中焦、下焦结滞,须佐槟榔堕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黄连、黄芩治痢疾,同黄柏、防己治脚气,皆藉寒药而制其燥,则用斯神矣。若怒气拂逆攻冲,遍身作痛,以此使肺气调,则肺气自伏,若肝气郁,致胁肋小腹间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气行,则血顺痛止。
8.《本草新编》:广木香,止可少用之为佐使,使气行即止,而不可谓其能补气而重用之也。大约用广木香,由一分、二分至一钱而止,断勿浮于一钱之外,过多反无功效,佐之补而不补,佐之泻而亦不泻也。
9.《本草经百种录》:木香以气胜,故其功皆在乎气。《内经》云心主臭,凡气烈之药,皆入心,木香香而不散,则气能下达,故又能通其气于小肠也。
10.《本草求真》: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故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肝虚寒入,而见气郁气逆,服此辛香味苦,则能下气而宽中矣。中宽则上下皆通,是以号为三焦宣滞要剂。至书所云能升能降,能散能补,非云升类升柴,降同沉香,不过因其气郁不升,得此气克上达耳。况此苦多辛少,言降有余,言升不足,言散则可,言补不及,一不审顾,任书混投,非其事矣。
11.《本草正义》:木香,芳香气烈而味厚,《本经》止言味辛,《别录》则谓之温。虽洁古谓气味俱厚,当主沉降,然其气浓郁,药中有此一味,则煮之香闻满屋,必不可概以为降。王海藏谓辛苦热,味厚于气,阴中之阳,立说颇允。《本经》主邪气,辟毒疫者,芳香得以辟除秽恶,疫疬为害,无非阴霾恶臭,足以病人,木香芳烈,自可以消除秽浊之气。强志者,芳香之气,足以振刷精神也。淋露有因于清阳下陷者,木香温升,故能治之。若热结于下者,必非所宜。治温疟者,亦即燥湿辟恶之义。治气劣、气不足,则升动清阳而助正气也。行药者,气为血帅,自能为百药导引耳。濒湖本作引药,其大旨正同。木香以气用事,故专治气滞诸痛,于寒冷结痛,尤其所宜。然虽曰辛苦气温,究与大辛大热不同,则气火郁结者,亦得用之以散郁开结,但不可太多。且味苦者必燥,阴虚不足之人,最宜斟酌,过用则耗液伤阴,其气将愈以纷乱,而痛不可解矣。近人更用之于滋补药中,恐滋腻重滞,窒而不灵,加此以疏通其气,则运行捷而消化健,是亦善于佐使之良法。疝瘕积聚,滞下肠澼,此为必须之药。
12.《本经》:主邪气,辟毒疫,强志,主淋露。
13.《别录》: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治)温疟,行药之精。
14.《本草经集注》:疗毒肿,消恶气。
15.《药性论》:治女人血气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种心痛,积年冷气,痃癖症块,胀痛,逐诸壅气上冲烦闷。治霍乱吐泻,心腹XIU刺。
16.《日华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赢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
17.王好古: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主脬渗小便秘。
18.《本草通玄》:理疝气。
药理作用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木香有镇咳功效,促使平滑肌松弛。
对肠道的作用:木香对肠道蠕动有缓和作用,有止泻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低浓度的木香挥发油及从挥发油中分离出的各种内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对心脏的作用:木香有促进心肌收缩,兴奋心室作用。
对血压作用:木香可以降血压。
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
根油主含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含量达50%,还含木香萜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氢木香内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内酯(di-hydrocostuslactone),α-环木香烯内酯(α-cyclocostunolide),β-环木香烯内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lactone),异去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 ne),异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12-甲氧基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烯内酯(dihydro-costunolide),木香烯(costene),单紫杉烯(aplotaxene),(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对-聚伞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榄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木香醇(costol),榄香醇(elemol),白桦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森香酸(co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
根还含天冬氨酸(sa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 acid)等20种氨基酸,胆胺(cholamine),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马尾松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连菜甙B(picriside B),醒香甙(syringin)等。
叶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α-香树精硬脂酸酯(α-Amyrin stearate)、β-香树精棕榈酸酯(β-Amyrin palmitate)以及羽扇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
在微信公众号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本文关键词:云木香,广木香,蜜香,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川木香,煨木香,脾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