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大蒜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5-03-31 23:19:40    文字:【】【】【
摘要: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性温,味辛、甘。入脾、胃、肺经。消食理气,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温脾暖胃,消癥积,杀虫解毒。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饮食不洁、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胃不和,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蛔虫蛲虫钩虫,百日咳,肺痨(肺结核),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现代又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脑等。
大蒜 辛,温,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脾胃肺
1、用于痈肿疮毒,疥癣
2、用于肺痨,百日咳,泻痢
3、用于钩虫,蛲虫证


公益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性温,味辛、甘。入脾、胃、肺经。消食理气,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温脾暖胃,消癥积,杀虫解毒。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饮食不洁、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胃不和,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蛔虫蛲虫钩虫,百日咳,肺痨(肺结核),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现代又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脑等。

性味

温,辛、甘。

①《别录》:“味辛,温,有毒”。

②《医林纂要》:“辛甘,热”。

③《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


归经:

入脾、胃、肺经。

①《纲目》:“入太阴、阳明”。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

消食理气,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温脾暖胃,消癥积,杀虫解毒。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饮食不洁、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胃不和,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蛔虫蛲虫钩虫,百日咳,肺痨(肺结核),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现代又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脑等。

①《别录》:"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

②《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

③《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④《本草拾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癣、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

⑥《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⑦《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遭,泄精,解水毒。"

⑧《纲目》:"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肩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⑨《四川中药志》:"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

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


附方

1、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数颗。(《濒湖集简方》)

2、治夜啼腹痛,面青,冷证也: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捣,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医褥效方》)

3、治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便漩而下。(《稗史》)

4、治臌胀:大蒜,入自死黑鱼肚内,湿纸包,火内煨熟,同食之。忌用椒、盐,葱,酱。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

5、治脚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摄生众妙方》)

6、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独蒜一枚,黄丹半两。上药相和,同捣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发时以茶下二丸。(《昔济方》蒜丸)

7、治疟病:独头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8、治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姚僧坦集验方》)

9、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蒜连丸)

10、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要济众方》)

11、治鼻衄,咯血,呕血,尿血。独头蒜两个,捣成泥状,分成两份。一份用八层麻纸包裹,置于百会穴。另一份用七层麻纸包裹,置于涌泉穴,然后在包裹之药上用热铁烙加温。(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2、治肺结核:新鲜大蒜,每次一至二头,捣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挥发气,每日二次,每次一至三小时。(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13、治小儿百日咳:大蒜五钱,红糖二钱,生姜少许。水煎服,每日数次,用量视年龄大小酌用。(《贵州中医验方》)

14、治脑漏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摘元方》)

15、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大蒜一升,破去心,无灰酒四升,煮蒜令极烂,并滓服一大升以来,须臾汗如雨出,则瘥。(孟诜《必效方》)

16、治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简易方论》)

17、治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但一点先干处,乃是疮头):用大蒜十颗,淡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18、治一切肿毒: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食物本草会纂》)

19、治神经性皮炎:蒜头适量,捣烂,以纱布包裹,外敷患处。另用艾条隔蒜灸患处到疼痛为止,隔日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20、治妇人阴肿作痒:蒜汤洗之,效乃止。(《永类钤方》)

21、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独头蒜,摩螫处,痛止。(《梅师集验方》)

22、治暑风卒倒:用大蒜三两瓣细嚼,温汤送下,禁冷水。(《直指方》)

23、治耳聋:用大蒜一瓣,一头剜一坑子,以好巴豆一粒,去皮,慢火炮令其熟,入在蒜内,以新棉裹定塞耳中。(《景岳全书》)

24、治感冒初起,风寒咳嗽:将大蒜含在口中,并以舌头促进运动,生津咽下,反复进行数次,待大蒜无味后吐出。

大蒜敷脚心治疗咳嗽、鼻衄、便秘

25、治咳嗽、鼻衄(俗称:流鼻血)及便秘:每晚睡觉前,洗净脚后把大蒜薄片敷在脚心涌泉穴位上(位置在1/3脚处);用医用胶布贴紧贴牢;时间在8小时左右,连续敷7-10天,效果更佳。少数人脚心敷蒜处起水泡,可暂停敷贴,待水泡破后皮肤复原再敷贴,一般不再起水泡。

26、治痔疮整粒大蒜不去皮,用铝箔纸包起来再烘烤,待变软后再去皮,用纱布贴于患部。寝前贴上,早上起床再取下。

27、治疮疖初发可用独头蒜切片贴肿处(《外科精要》)。

28、治泻痢,大蒜煮粥送服白及粉治肺痨咯血。或以10%大蒜浸液保留灌肠。

29、治钩虫病,蛲虫病。治蛲虫病可将大蒜捣烂,加茶油少许,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30、蒜汁可止痒:如果患了皮肤湿疹、癣和皮炎等,涂抹蒜汁能解除奇痒。将半头大蒜(最好是红皮蒜或独头蒜)去皮切碎,放到—块8~10厘米见方的纱布上,将蒜末包起来,用橡皮圈将口扎紧,再放到案板上,隔着布将蒜捣烂。将蒜汁涂在患处,瘙痒能立刻消除。皮肤挠破处,涂后有微痛,片刻后即不痛。蒜包用过几次变干,泡在水里揉搓一番,可再用一两次。

宜忌

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

①《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②《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


药理作用

1、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

2、防治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3、排毒清肠,预防肠胃疾病。 

4、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并可杀死因感染诱发糖尿病的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5、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

6、预防感冒

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预防感冒,减轻发烧、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

7、抗疲劳作用

有人研究发现猪肉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之一,而维生素B1与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结合在一起,能很好的发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

8、抗衰老作用:大蒜里的某些成份有类似维生素E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防衰老特性。

9、保护肝功能: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过参与血液的有氧代谢,清除毒素,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10、旺盛精力、治疗阳痿:有研究显示大蒜确实有治疗阳痿的作用。大蒜有利于血液循环,这对勃起功能很重要。是什么机制,说不清楚,可能的解释是大蒜能刺激机体产生一氧化氮合酶,而这个酶又是男性勃起所必需的酶。

11、抗过敏作用:每天生吃大蒜能够减轻过敏反应程度,特别是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过敏。最好的方法是在过敏季节来临前几周就开始生吃大蒜。

12、预防女性霉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感染所致的,蒜中含有大量的大蒜素、大蒜拉素等物质,是天然强力的杀菌物质,具有极大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在阴道内的过度生长和繁殖,所以女性日常多吃蒜类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

13、改善糖代谢作用: 研究证实,生食大蒜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程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大蒜所具有的这些潜在功效,为预防和改善粥状动脉硬化、防治心脏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天然护理途径。同时,大蒜对降低高血压也有一定作用。只要保持血液正常,就不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大蒜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疗效亦明显。用法:一灌肠法:先用生理盐水500~800毫升洗肠,再以经水浴加温至37~38℃10%的大蒜浸出液100毫升,于10分钟内缓缓注入肛门内,嘱患者忍耐15~30分钟后排便。每日1~2次,3日后可改为每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此法的缺点为肛门直肠及回盲部有烧灼感,初次灌肠时可出现腹痛,但均为一过性。孕妇忌用。日服3~4次(10岁以上儿童每次10毫升,10岁以下每次5毫升,2~3岁每次2.5毫升)。观察数百例,平均治愈率为95%以上,体温平均1~2日降至,正常,里急后重平均2~5日消失,大便平均2~4日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引起便秘。据临床及实验观察,紫皮蒜较白皮蒜杀菌及抑苗作用强,新鲜的比陈旧的效力好。对用大蒜保留灌肠治疗的130例急、慢性菌痢患者,治疗后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完全恢复正常者126例(96.9%),平均时间为6.3日,证明大蒜灌肠治疗在促使远端结肠病变愈合方面有特殊效果。此外,据实验室观察,痢疾杆菌在大蒜培养基中,经较长时间后对大蒜的适应能力便逐惭增高,并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至于痢疾患者在应用大蒜口服或灌肠治疗中,尤其是较长期的治疗中能否产生抗药性 尚需进一步观察。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用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同时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颗,分三次生食。治疗10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治愈率88%,实践证明,紫皮大蒜较白皮大蒜效力大。治愈病例,为了防止复发,在症状消失后,仍须继续食紫皮蒜1~2月。

③防治流行性感冒。用10%大蒜溶液(含普鲁卡因0.5%)每4~6小时肌肉注射10毫升,对散发性单纯型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疗效,有些病例在48小时内体温即完全恢复正常。采用10%大蒜汁(内加3%普鲁卡因)每日滴鼻3次,每次6~8滴,连用3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④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在预防和对带菌者的治疗上曾采用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带菌阳性率由1.5%增至3%;服大蒜后继续观察15天,阳性率逐渐降低至零。二用于治疗,以10%大蒜蒸馏液(加0.5%普鲁卡因稀释)肌肉注射。5岁以内首次剂量5~10毫升,以后每6小时5毫升。5~10岁首次10~15毫升,以后每6小时10~12毫升。11~15岁首次15~20毫升,以后每6小时10~20毫升。15岁以上者,首次20毫升,以后每6小时20毫升 治疗84例普通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例复发,经再用大蒜液治疗而愈)。疗程平均7.6天,体温恢复正常平均3.7天,颈强直消失平均5.1天,克氏征转阴平均5天,脑脊液恢复正常平均6.1天。治疗中未见局部或全身反应及血尿现象。

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大蒜液静脉点滴治疗乙脑17例,除1例重症患者在神志转为清醒、一般情况好转而体温迟迟不降时加用抗菌素外,其余均未用任何抗菌素,只辅以脱水剂、镇静剂及退热疗法,少数加用了激素。结果16例痊愈,未遗留严重后遗症;另1例重症患者昏迷高烧,于入院后一天死于呼吸衰竭。治愈病例,神志恢复时间3天以下4例,3~5天7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天以下3例,3~5天6例,6~8天3例,9~12天3例,13天以上1例。用法:5%大蒜液成人每日80毫升,小儿20~40毫升,分二次静脉滴注。据临床观察,大蒜液能较快的控制病情发展。对入院时神志恍惚、烦躁及寒战高热的患者,经治疗只有少数进入全昏迷,大多数于1~2天停止发展,很快清醒稳定。疗程短,且很少发生合并症。

⑥治疗大叶性肺炎。用大蒜糖浆15~20毫升,每4小时服1次(一般用10%,也有用100%的)。治疗9例,6例治愈,3例效果不满意。治愈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3天,症状及体征于热退后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线胸部复查,均在3~6天后阴影逐步减退或消失。

⑦治疗百日咳。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适量食糖,5岁以上每次15毫升,并经鼻作15~20次深呼气,每次持续15分钟,每日2次,疗程为5天。一法用生大蒜30~40克捣烂装瓶加塞,用气球作加压吸入,每日1次,每次15分钟,7~17夭为一疗程,治疗100例,对卡他期的疗效为100%,痉挛期63.9%,恢复期40%。

⑧治疗白喉。用去皮生大蒜3~5克,置75%酒精内浸3~5分钟,放入消毒器皿中捣烂如泥状。取2x2厘米消毒纱布垫涂上蒜泥约1~2克,贴于患者双手"合谷"穴,绷带固定。经4~6小时,局部可有痛痒及灼热感,8~10小时,表面出现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拭干,涂以龙胆紫液,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治疗16例(9例找到白喉杆菌),其中4例同时加用青霉素,均获痊愈。一般敷药B~10小时后咽喉病灶即明显缩小以至消失,伪膜逐渐脱落,乃至痊愈。

⑨治疗肺结核。采用大蒜液气管内注射。全疗程分为六个阶段,每阶段治疗5日(每日1次注射10毫升),休息2日,集菌法验痰(疗程结束时作痰培养)。药液浓度第一阶段用1%,以后每个阶段依次递增为2%,3%,4%、5%及6%。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浓度时,可依其能耐受之浓度注射。适应症:支气管结核新鲜空洞,痰结核菌阳性者,切肺、胸改、填充术后痰仍阳性者。相对适应症:双侧慢性纤维空洞、支气管结核,以及作为准备手术的慢性纤维空洞型患者的术前用药(先消灭或减少细菌,防止支气管结核)。禁忌症:心脏病,肺气肿具有剧咳者,气喘病,高血压病,普鲁卡因过敏者,对大蒜臭气特殊厌恶者。观察17例,治疗前均经各种抗痨药长期应用效果都不满意,特别是痰中结核菌不能转阴,经注射大蒜液后,痰阴转者12例;有空洞者13例,闭合4例,缩小3例,无改变6例。

⑩治疗伤寒、副伤寒及副伤寒甲带菌者。一大蒜片2克,每4小时1次(亦可用大蒜酊,用量按片剂折算),服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7~9天。疗程9~16天。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毫升),两侧臀肌分注。注射局部有时有轻度刺激症状,但不影响治疗。治疗6例副伤寒甲带菌者,其中2例单用大蒜液穴位注射,治程分别为10.11天,于治疗后第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以后连续培养7.9次均为阴性。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并加用肌肉注射 治程分别为11.18.11.20天;分别于治疗后3.6.8.1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连续培养8.8.4.8次,亦为阴性。上述病例于出院后4~6个月复查大便,除1例阳性外,余均阴性。

⑾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100%大蒜低压蒸馏液作穴位注射,取穴依次为:肝俞、脾俞、足三里、天枢、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大肠俞、小肠俞等。每天注射1次,按病情轻重,每次取4~8穴,每穴注射1.O~1.5毫升,每天总量为5~10毫升。治疗50例,黄疸在4天以内消失者21例,1周内消失者12例,2周内消失者9例,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4天,以1周内消失者最多。一般治疗2天后食欲即见明显增加。肝肿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最长者38天。少数伴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消失日期为12~14天。肝功能的恢复较慢。


浏览 (283) | 评论 ()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联系我们

    石家庄易林汇商贸有限公司(中医验方)
    电      话:0311-85271120
    传      真:0311-85271130
    手      机:15531139559
    在线客服:    
    公司地址:石家庄市太和大厦2526房间

脚注信息
Copyright @ 2016-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验方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05065号
联系人:杜经理 QQ: 手机:15531139559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