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研究课题】针对初夏高发儿童手足口,中医自有绝招治疗!快转播。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5-07-20 00:19:59    文字:【】【】【
摘要:本号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认识手足口

  概念

  手足口病是由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5、9、10、16型)、B组(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4~8月份为发病高峰。本病多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尤多见于5岁以下,其中2~3岁的居多。

  症状表现

  绝大部分手足口病为轻型病例,临床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肛周以及手肘、膝关节处有皮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可伴有发热、咽痛、倦怠、乏力等症状,预后良好。仅少数病例由于病毒侵犯重要脏器,如大脑、心肺等,临床表现为脑炎、心肌炎、肺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此种病例大多病情重、进展快,甚至会出现死亡。

  手足口的病程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宝宝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发病初期宝宝有流涕、咳嗽、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腔黏膜疹出现得比较早,起初为粟粒样斑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为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在口腔疱疹后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以手掌、足底等远端部位为主。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或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毫米,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周围有红晕,疱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的四不特征。皮疹有时也会出现在手肘、膝关节、臀部和肛周,多呈对称性分布。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但在同一患儿身上各个部位不一定全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传染源,很多成人可以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传染宝宝。手足口病的传播主要也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通过日常接触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造成病毒传播。另外,患儿在发病前数天,咽喉部位与粪便中就可发现病毒,此时即具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而患儿的粪便在发病3~5周后仍具有传染力。这也是该病易于传播、流行,预防难度较大的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辨证诊治6方法

  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等。发病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可以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西医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相比较而言,中医治疗本病更具特色且素有成效。针对宝宝比较多见的症状,给妈妈们介绍几个小方子,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1。如果孩子以手足疱疹为主,可用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15克、浮萍15克、黄柏10克,水煎外洗疱疹处。

  2。如果孩子以口腔疱疹为主,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任选一种,涂擦口腔患处。

  3。如果孩子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明显伴有烦躁、哭闹、大便秘结,可以用银花15克、淡豆豉9克、竹叶10克、清茶少许,煎水代茶饮。也可服用黄栀花口服液,每次5~10毫升,一日2~3次。

  4。出现牙龈红肿者,可用板蓝根、黄苓、白藓片、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5。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苓、黄连、丹皮、板蓝根、白藓片、地肤子、忍冬藤、红花煎水清洗患处。

  6。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振,不必强制进食,可以试一下荷叶薏苡粥。取鲜荷叶一个,洗净切碎,取薏苡仁20克、大米适量,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另外特别指出,手足口病大多以发热起病,在宝宝发热时不可急于退热而给宝宝使用激素。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使用激素抑制了孩子的免疫力,却不能清除病毒,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者可能会使宝宝出现生命危险。


   其他治疗验方:

   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 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一、手足口病中医预防方案:黄芪12克、防风9克、苍术9克、升麻9克、藿香6克、板蓝根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连用5天。   

  二、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方案:

    轻症患者:需要双花15克、连翘9克、板蓝根12克、藿香6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浮萍6克、薏苡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加减:发热加柴胡、青嵩,呕吐加竹茹、苏梗、半夏,咳嗽加瓜蒌、浙贝,腹泻重用薏苡仁、滑石。  

  重症患者:生地12克、黄连6克、栀子6克、丹皮9克、石膏12克、竹叶9克、连翘12克、黄芩6克、板蓝根12克、紫草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高热抽搐昏迷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嗜睡、昏迷、痰多合玉枢丹,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合独参汤、参附汤。  

  邪盛初期以发热恶风、咽红咽痛、鼻塞流涕、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大便不调(或干或稀)、舌红、苔白微腻、脉浮数而滑为主证。治宜疏风清热、利湿解毒,常选大连翘汤,药用连翘10克,黄芩、荆芥、白蔻仁、滑石、贯众各7.5克,柴胡、防风、蝉蜕、厚朴各5克,水煎,头煎加水150毫升,煎取50毫升,二煎加水80毫升,取30毫升,将两次所得的药液混合成约80毫升液体,一日分2~3次口服(剂量以3岁正常发育的小儿为例,下同)。若兼有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梗各5克;若兼有泄泻者,加山药、薏苡仁各7.5克。常用中成药有疏解散、时症散、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邪盛极期以发热1~2天后手足口发疹,内含混浊液体,伴有疼痛拒食、流涎,烦躁不安,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为主证。治宜清热解毒、燥湿凉营透疹,常选王氏连朴饮合化斑解毒汤,药用黄芩、金银花、连翘、栀子、贯众各10克,黄连、紫草、薄荷、大青叶各7.5克,赤芍、牡丹皮、厚朴各5克。若疱疹瘙痒明显者,加地肤子、蝉蜕、白蒺藜各7.5克;若里热炽盛者,可加生大黄2.5克。常用中成药有加味解毒散、蒲地蓝消炎片、莲花清瘟胶囊等。

  邪减正复期以热退、口腔溃疡渐愈合、手足疱疹逐渐干缩为主证。治宜清解余邪,常选千金苇茎汤,药用芦根、薏苡仁各10克,车前子、大青叶各7.5克,佩兰叶、薄荷各5克。常用中成药有板蓝根冲剂等。


   一、初起:

1.一般臨床前驅症狀是38度上下的低熱,頭痛,咽痛,食欲不振,輕微便祕或軟便等。這時以中醫而論是溼熱阻於胸膈,微兼腑實。必須用清涼藥物稍微發汗,如銀花、薄荷、藿香、梔子、竹葉等,最好與輕微通便藥物一起併用,以阻止腸病毒在腸管複製,如大黃、芒硝等。2.選用方劑:涼膈散(大黃、芒硝、炙甘草、梔子、連翹、黃芩、薄荷、竹葉)或是防風通聖散(加減,這兩組方劑都有輕微通便瀉下效果,此一階段必須留意患兒只要一出現便祕現象,就先用這兩組方劑通便,大便一通,就可以停藥或換藥,一旦便祕,則立刻再通。處理適當,可以讓手足口病沒有發病機會。

3.如果腹脹便軟,則可減少芒硝用量,加上焦三仙、佩蘭。

二、手足口病發疹:

1.手足出現水皰,水皰處有麻癢或針刺感,常引起患兒搔抓,此階段發熱較明顯,腔內潰瘍出現,因此患兒多半不願進食,口渴,小便量少且色深,此時多半屬於中醫範疇的溼熱蘊結症候,原來的清涼藥物可能無法及時排除體內過度熱量,發汗也來不及帶走多餘水分,必須加用苦寒藥物如黃芩、滑石、石膏、生地、板藍根、大青葉等。並加上利濕藥物如木通、滑石、澤瀉,或是燥濕見渭的藥物如白豆扣、石菖蒲等。以求更有效降低體溫,更迅速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2.選用方劑:甘露消毒丹(藿香、白豆蔻、石菖蒲、薄荷、連翹、射干、黃芩、滑石、茵陳、木通、川貝)最為對證,此一王孟英收載的葉天士名方,是溼溫時疫的主方,曾在清末溫疫大流行時救回許多人的生命,連水土不服的吐瀉都可以收效。其他如小便特別紅赤、量少則是導赤散,腹脹較重則以瀉黃散加減運用都可以。

3.必須注意如果患者出汗已多,因小兒容易脫水,必須及早使用石斛、天花粉、

生葛根等清熱生津藥,手腳水皰過多加茯苓皮、紅花,體力不繼加生黃耆、沙參、炙甘草以提升免疫力,或是改用東垣清暑益氣湯(當歸、黃耆、青皮、陳皮、蒼朮、白朮、黃柏、澤瀉、神麴、甘草、生薑、大棗、升麻、葛根)加減運用都可以。

4.如果併發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會出現體溫快速上升,嚴重的喉痛、噁心嘔吐、唾液多量及倦怠感等症候,以上諸方可以選用,還可以用生甘草、桔梗、玄參煎煮後微溫啜服,這是醫聖張仲景的名方桔梗湯加減,用藥簡潔,效果極佳,並可外吹西瓜霜。

5.給藥同時,可以用吳茱萸研末,與麵粉調醋做成一元硬幣大小藥餅(約一元硬幣兩倍厚),貼在腳底湧泉穴(腳底心),睡前貼上,醒後撕掉,可以大幅縮短口腔潰瘍的療程,這是清初兒科名醫馮兆張收錄在錦囊秘錄中的特殊用法,

內服中藥加上此一穴位敷貼處理,可以將口瘡期縮短到三天。

三、手足口病後期:

1.一般在手足水皰十日之後乾平消失、口腔潰瘍也會癒合、體溫回復正常,但有些患者可能體力較弱,會產生口乾、咳嗽、慢性咽炎及有少許水皰復發等情形,此時不必再用大量清熱藥物,選一些養陰生津藥物如麥冬、沙參、石斛、玉竹、黨參、甘草及少量清涼藥物如銀花、薄荷等就可以。

2.選方:如麥門冬湯(半夏、黨參、麥門冬、大棗、甘草、梗米)、清燥救肺湯(桑葉、石膏、黨參、甘草、胡麻仁、麥門冬、阿膠、杏仁、枇杷葉)還有沙參麥冬湯都可以應用。

3.也有些患者病後全身輕微浮腫、四肢沈重、低熱不退、大便軟,此時中醫上屬於溼邪未盡,必須在利溼藥如澤瀉、茯苓、薏苡仁中加入益氣健脾藥如黨參、山藥、陳皮及生津藥如枸杞、葛根、五味子等。

4.選方:清暑益氣湯,或是平常用生脈飲(參鬚、五味子、麥門冬)當成茶水飲用,都可以逐漸恢復患者的體力。


  科学预防6细节


  虽然要做到绝对的预防手足口病很难,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还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以减少宝宝感染的几率。

  1。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教育宝宝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宝宝的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免肠胃“疲劳”。

  2。生活注意

  注意宝宝的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3。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季节不带宝宝到人多的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大人可能携带病毒,回家要洗手漱口,以免传染宝宝。

  4。定期消毒

  对宝宝的玩具、毛巾、水杯等定期煮沸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还要注意定期消毒。

  5。药物预防

  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  儿童一次0.05克,一日3次。

  柴黄颗粒  3岁以下儿童一次半袋,一日2次; 3岁以上儿童一次1袋,一日2次。

  6。食疗预防

  荷叶粥  用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食用

  竹叶粥  用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饮用;

  印花蝉衣饮  用印花15克、蝉衣3克,清茶少许,煎水饮。

  其预防方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5字方针“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另外可以多带宝宝在空气流通、人又不多的室外,晒太阳也是消灭病毒的过程。


  3招鉴别手足口


  在夏季,孩子身上出现红点有很多可能,譬如是外出时接触过敏物而出现的红疹,高温捂出的痱子,也有可能是其他病毒引发的皮疹,当然也不排除是被蚊虫叮咬的痕迹。那么家长如何判断是否是疑似手足口病呢?现在就交给大家三招辨病的小方法。

  1。观察皮疹具体在什么部位,只有在手心、脚心、肘关节、膝关节、口腔、及臀部的斑丘疹及疱疹才属于手足口病的范畴。

  2。注意是否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就要警惕了。

  3。看年龄。5岁以下的孩子是高危人群,除此之外,孕妇也是高危人群。

  其实,手足口病只要诊断明确、及时治疗大多没有什么危险,妈妈不必过于担忧。若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就近到儿科门诊就诊,进行规范的治疗即可。


        手足口是中医验方研究课题,请您在中医验方中输入“手足口”,中医验方会回复您最新的关于手足口的治疗信息,谢谢您对中医验方的关注,请继续支持传统中医发展。



 


浏览 (399) | 评论 ()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联系我们

    石家庄易林汇商贸有限公司(中医验方)
    电      话:0311-85271120
    传      真:0311-85271130
    手      机:15531139559
    在线客服:    
    公司地址:石家庄市太和大厦2526房间

脚注信息
Copyright @ 2016-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验方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05065号
联系人:杜经理 QQ: 手机:15531139559
访问统计